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论断:“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深刻阐述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1994年的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我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22年来,我国网民数量迅速增加、网络建设成就斐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92.5%;国内域名总数3698万个,网站近454万家。根据市值排名,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4家。截止2015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1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3.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8万亿元。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步显现。木马和僵尸网络、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拒绝服务攻击、安全漏洞、网页仿冒、网页篡改等网络安全事件多有发生,基础网络设备、域名系统、工业互联网等我国基础网络和关键基础设施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2015年共发现10.5万余个木马和僵尸网络控制端,控制了我国境内1978万余台主机;通过自主捕获和厂商交换获得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近148万个,较2014年增长55.3%,主要针对安卓平台;2015年前三季度,攻击流量在1Gbit/s以上的DDoS攻击次数近38万次,日均攻击次数达到1491次。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日益复杂和多元,离网络强国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形势日渐复杂,原有管理体制亟待更新完善。
互联网作为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发明,已经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它的魔力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它将给世界带来更大、更彻底的变化,甚至有人说互联网有改变一切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正是基于未来发展战略考虑的高度,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提出,从网络大国发展为网络强国列为国家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建议将网络强国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的战略体系之中。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成为党和国家在信息时代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
网络强国犹如时代之“雄鹰”和“列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便是其“一体之两翼”和“驱动之双轮”。建设网络强国,既要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也要推动信息化发展,让这“两翼”和“双轮”均衡发展,为国家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
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
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
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
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中国的网络强国战略是“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战略。建设网络强国,既要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也要加快发展信息化,让这“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协调一致,同步前进,为“网络强国”保驾护航。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来源:光明网 作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郭华明 )